发布日期:2025-01-22 22:15 点击次数:71
当孩子开始频繁眨眼、抽鼻子,甚至出现不自觉的发声动作时,家长可能感到不知所措。当医生诊断为妥瑞症(Tourette Syndrome)后,许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:“这些无法控制的动作该怎么办?”除了药物治疗外,行为疗法正在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,为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新的希望。
妥瑞症:不只是“小毛病”
“治疗妥瑞症的第一步是了解它。”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王明钰表示,妥瑞症并非“坏毛病”,而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异常问题。王主任形象地比喻,妥瑞症就像孩子大脑“太聪明”,信息传递过快,在沟通过程中不小心“短路”了,导致无意识的动作或声音,即所谓的“Tics”(抽动或发声)。
家长们需要认识到,妥瑞症的症状并非孩子“故意”的行为。症状的出现,就像身体发痒时忍不住抓挠,克制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如果强迫孩子“控制住”,不仅无助于缓解,还可能加剧他们的情绪压力,形成恶性循环。
展开剩余67%反向行为疗法(HRT):将“短路”转化为“顺路”
近年来,一种被称为“习惯逆转疗法”(Habit-Reversal Training, HRT)的方法,逐渐受到关注。HRT的核心在于将妥瑞症的“无意识动作”转变为“合理化行为”,以减少对孩子生活的干扰,并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。
HRT的两个关键步骤:
识别发作信号:孩子需练习察觉发作前的“预警信号”,例如感觉到头部紧张、喉咙不适或眼睛发痒。 用替代动作干预:在感到即将发作时,尝试以相反或合理化的动作替代。例如,若感觉要眨眼,可试着睁大眼睛;若即将发出声音,则深呼吸或轻轻吐气。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指导,但一旦掌握,便可大大缓解症状。研究表明,大约80%-90%的妥瑞儿童在发作前可以感知到症状的征兆,这为HRT的实施提供了基础。
案例与研究:HRT如何改变妥瑞儿童的生活
2019年,剑桥大学研究员JB Nissen对59名妥瑞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HRT疗法的观察研究,结果显示:
HRT不仅能有效减少症状,还能改善儿童的长期认知功能; 辅助缓解因症状导致的焦虑和抑郁; 整体疗效显著,且无药物副作用,改善效果可持续三个月以上。此外,国内外数据显示,40%-50%的妥瑞儿童在HRT治疗后,症状明显缓解,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轻松。
超越症状:家长与学校的支持是关键
王明钰主任强调,治疗妥瑞症并不一定需要依赖药物,除非症状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。比起药物治疗,孩子更需要家长的陪伴、学校的包容和社会的理解。
家长应该如何应对?
教育自己与孩子:了解妥瑞症的成因和表现,让孩子明白这不是他们的“错误”,而是一种可以管理的生理现象。 创造支持环境:与学校和老师沟通,避免孩子因症状被孤立或嘲笑。 培养自信心:鼓励孩子主动参与HRT,帮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管理症状。妥瑞症小档案
症状表现:分为运动性Tics(如眨眼、抽鼻子、转头)和发声性Tics(如清喉咙、发嘶嘶声)。少数病例伴随秽语症(不自觉说脏话)。 诊断标准:至少有2种运动性Tics和1种发声性Tics,且症状持续1年以上。 病程规律:通常在5-7岁时发病,10-14岁为高峰期,20岁后50%患者症状消失,40%症状减轻,10%持续严重。妥瑞症不是孩子的“错”,而是他们独特大脑的一部分。通过理解、支持与科学的行为疗法,妥瑞症孩子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,拥有自信而精彩的未来。
发布于:新加坡